研发定制流程

​​​—Phase0 客户委托

周期:1-2周

            1. 完成项目要求(ERD)签核;
            2. 完成项目可行性评估;
            3. 制定《研发周期》及各阶段可交付成果;
            4. 完成议价并签署《定制合同》;
            5. 支付部分NRE费用。

       委托方为甲方,承接方为乙方,接到甲方客户委托需求后,项目沟通是研发定制第一步:甲方需明确项目需求,并制定好产品需求文档(PRD)。
       准备好PRD之后,配合乙方填写工程需求文档(ERD)以明确您的需求细节。ERD文档涵盖产品技术方面,如系统组件、固件类型、操作环境、性能和寿命、指定物料以及项目可行性的评估。
        ERD双方达成一致,我们将制定项目时间轴表和各阶段可交付成果,您要先支付项目开发费NRE的50%,才能进行下一阶段。

P0

      技术开发阶段,乙方工程师会根据ERD上的需求设计原理图、PCB、生成光绘文件,完成生产备料。如果甲方的产品涉及外部组件(例如外壳,盖子)的工业设计(ID),可以根据甲方需求和PCB设计同时进行或者之后进行。则可根据甲方的要求在PCB设计之前,同时或之后进行。 

      完成phase1阶段评审并通过后,方可进入phase2初样阶段。

Phase1 技术开发

周期:6-8周

1.完成《研制方案》并论证技术风险;

2.完成原理图设计与评审并生成物料清单,完成备料;

3.完成系统设计、结构设计与加工工艺文件;

4.完成PCB设计与评审;

5.生成光绘文件与PCBA生产工艺文件。

P1

Phase2 初样阶段​

周期: 5-7周

1.完成PCB制版;

2.完成PCBA贴片与质量检验;

3.完成结构机加工与外观喷涂; 

4.完成软件设计准备工作;

5.完成样机试装与初样生产问题记录。


      初样阶段,乙方负责安排PCB制板、PCBA贴片质量与外观检验,确认好静态阻抗并完成基础上电开机动作。

      乙方安排并完成结构件加工与外观喷涂与质量检验工作。

      乙方软件团队开展软件开发适配准备工作。

      准备好PCBA和ID(原型I)后,启动样机组装,完成初样生产问题记录工作。完成phase2阶段评审并通过后,方可进入phase3功能调试阶段。


      

P2

Phase3 功能调试

周期: 3-6周

1.完成基本功能调试;

2.完成初样软件适配;

3.完成整机联调与整机环境适应性测试;

4.记录并搜集项目主体单位与分系统厂商问题反馈;

5.拟定改版计划并评审改版方案。

      功能调试阶段,乙方负责完成基本功能调试工作,如产品涉及联调的需和甲方协商,确定联调地点与相关配合人员。

      联调阶段,项目主体单位与其他分系统厂商必须针对样机进行反馈,以便乙方能够更新ERD。根据PRD&ERD,样机的调试主要侧重于产品的功能方面。

      乙方负责记录并搜集项目主体单位与分系统厂商反馈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完成整机功能与性能联调后需进一步验证整机环境适应性测试。

      拟定改版计划并评审改版方案通过后,方可进入phase4改版验证阶段。

P3

      根据功能调试阶段的问题反馈与解决方案,修改初样原理图、PCB和ID并进行软件开发。重新按改版的工成和工艺文件重新生产一批样机。

       改版样机进行调试测试例如加速老化,性能,振动,温度,跌落,湿度等。
       软件同样依据功能调试阶段的问题反馈与解决对策,完成新的软件工程并进行新一轮的软件测试。如果是由甲方团队进行软件开发,乙方将只提供修改后的样机。
       完成phase4阶段的验证工作,改版样机满足PRD和ERD的要求并通过阶段评审后方可进入phase5量产定型阶段。

Phase4 改版验证

周期: 6-8周

1.完成改版阶段原理图设计与评审,生成物料清单并安排好备料;

2.完成系统改版设计、结构改版设计与加工工艺文件更新;

3.完成PCB改版设计与评审;

4.生成改版光绘文件与PCBA生产工艺文件更新;

5.完成改版后的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验证。

P4

      正式进入量产定型前,需先进行20-50套试产,试产期间乙方工程人员随线并解决所有试产问题,发出ECN工程变更通知,优化并完善生产资料。

      按照甲方ERD的规定,终版样机将送到外部测试实验室,以进行认证测试,例如CE,ROHS和FCC,乙方需配合整改。
      甲方对最终整改结果感到满意后,表明可以进入量产定型阶段。

Phase5 量产定型

周期: 3-6周

1.完成小批量试产并解决所有试产问题;

2.发起ECN工程变更通知,优化并完善生产资料;

3.配合甲方完成产品第三方认证,如CE、ROHS、FCC等;

4.最终完成量产定型。

P5

Phase6 持续维护

周期: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1.对于量产阶段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

2.发起ECN工成变更通知,持续优化完善生产资料。

      此阶段应避免进行硬件修改,软件可以进行持续的升级修订

P6
名词解释
常见问题